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下

    吴会豪强拿到新装备和战马,气势都不一样,一路南下,大梁海军紧随其后,水陆并进,前后夹击,所向披靡。

    林邑国节节败退,不断向南退走。

    邓遐率一万精锐先行占领沿海港口,抓捕当地土人为奴,修建营寨,又从营寨扩建为坞堡。

    坞堡一立起来,等于站稳脚跟,有了后方基地。

    江东的人力物力从海上源源不绝的输送过来。

    一个小小的林邑自然不是对手。

    周止作为吴会士族的武宗,极富韬略,没有着急进攻南方丛林,也是先站稳脚跟,训练山越人,以他们为前驱,一口一口蚕食内陆。

    山越人在平原上打不赢吴会豪强,却极擅山林作战,对付林邑人绰绰有余。

    不到半年,基本占领林邑,林邑国残存势力向内陆溃散,难成气候。

    其后,吴会豪强们纷纷在各自的划定的地盘上建造坞堡。

    而他他们的坞堡建起来时,大梁最大的港口金兰城已经屹立在南海之滨。

    朝廷顺势设立安南都护府,以邓遐为征南将军,安南都护。

    大梁的海军没有止步于此,开始向南洋和天竺进发。

    东面,随着辽东海军的持续袭扰,百济、高句丽、新罗不断衰弱,大量人口被掳掠至北海,修建城池。

    北地苦寒,俘虏过去,十不存一。

    据不完全统计,洪兴七年至洪兴十一年这五年间,冻死、累死的倭国、新罗、百济奴隶多达二十万人。

    一座座沾染异族血泪的城池坞堡耸立在北海之滨,同时也带来了畸形的繁华。

    燕然郡王、征北将军李仪赴任之后,立即展现杰出的治理能力,城池周边非但可以放牧,还被迁徙而来的中原人开垦出了农田。

    耕、牧、渔、猎,四位一体,迁徙到瀚州的梁国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差。


    李仪招募漠北诸族义从,组建一支由蛮族构成的精锐部曲,号燕然铁骑,虽然只有四千人,无一不是草原上的勇士,在对其他部落的战争中,从无一败。

    短期内将瀚州以北以西的大片草原收入囊中,治下牧民多达两万帐篷。

    与代国的粗疏管理不同,李仪在瀚州建立学校,强制各豪酋的子嗣入学,学习汉言以及儒家经典。

    还设置监察使,监督各部,颁布律法,移风易俗,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部族。

    诸部一旦稍有异动,四千燕然铁骑眨眼即至,鸡犬不留。

    种种手段,宽猛相济,将草原诸部收拾的服服帖帖。

    奴隶们还修建了一条北海、燕然、代州的官道,沿途建造坞堡为驿站,加强与中原的联系,使北海的牛羊、皮货能快速卖到中原,中原的茶、布、书籍等物资能输送到北海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李仪还在北海之滨修建了一座行宫,以作大梁皇帝避暑之用。

    “北海风光别具一格,夏秋尤胜,儿臣建此行宫,略表心意”

    李跃读着李仪送来的奏表,心中一阵宽慰,几个儿子都还算有出息。

    李仪到了北海,就像变了一个人。

    李跃原本想让他凉快几年后再踢到海外,如今看来,漠北没有他,绝不会有今日盛况。

    李仪已经成为漠北的顶梁柱,动了他,漠北会跟着震动。

    而且别人上去,未必能镇得住场子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。

    “陛下,崔都督与玄菟郡王上表,准备攻打高句丽。”一旁的王猛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也差不多到时候,高句丽不灭,朕寝食难安。”

    环顾大梁周边只剩下一个高句丽了。

    辽东经营这么多年,等的就是今日,如今粮草充足,装备齐全,士气高昂,只差朝廷一声令下。

    一山不容二虎,辽东大地上不允许还有其他国家存在。

    不过李傥的进



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下  
相关:  唐末狂人录  苟出一个盛唐  争魏    校花的贴身高手  魔门败类  神话版三国  网游之剑刃舞者  
同类最热
搜"横刀十六国"
360搜"横刀十六国"
语言选择